威海骨科醫(yī)院
威海肛腸病醫(yī)院
全國服務熱線:
0631-5322768
醫(yī)院動態(tài)
“心”技術——血管內超聲(IVUS)助力冠脈精準介入再上新高
在高危、復雜的冠脈病變介入手術中,需要對病變位置、程度、累及范圍等進行精確判斷。
近日,威海衛(wèi)人民醫(yī)院心血管內科成功運用血管內超聲(IVUS)為復雜冠脈病變患者實施了支架植入術,開啟了冠脈介入精準治療的新征程。
83歲的盧爺爺,時常感覺胸悶、胸痛,這樣的情況持續(xù)了10余年,近幾個月來,他感覺癥狀似乎變得頻繁、嚴重了起來,稍走兩步或者吃兩口飯都會誘發(fā)心絞痛的癥狀,自行服用了幾種藥物,也未能改善癥狀,到威海衛(wèi)人民醫(yī)院心血管內科就診,心電圖檢查提示廣泛前壁心肌缺血,心臟彩超提示有節(jié)段性室壁運動異常,入院后心內二科副主任李云峰、主管醫(yī)生鄒巖明綜合評估各項指標,考慮存在嚴重冠脈狹窄病變,決定為盧爺爺行冠脈造影檢查,結果顯示左主干至前降支近段重度狹窄病變。
左主干病變,是所有冠心病中最兇險的病變,也常被認為是介入治療的“生命禁區(qū)”。左主干的供血占左心室的70%-90%,因此左主干狹窄所致的急性冠脈綜合征能引起嚴重的左室供血不足,常伴血流動力學的紊亂。左主干支架植入手術難度系數(shù)及風險系數(shù)極高,對于介入醫(yī)生來說,處理左主干狹窄的病例需要極高的專業(yè)能力和技術水平。
因盧爺爺冠狀動脈重度狹窄,且病情易變,為更精準判斷冠脈血管內病變、指導介入治療,心內二科團隊決定采用IVUS技術進行深入評估,它可在造影術的基礎上,對冠狀動脈腔內實施進一步檢查。
IVUS作為一種先進的冠狀動脈腔內影像技術,利用安裝在心導管頂端的微型超聲探頭,實時顯示血管的截面圖像,除了可顯示管腔形態(tài)外,還能夠以極高的分辨率展示血管壁的細節(jié):如血管管壁結構的厚度、管腔大小和形狀等,精確地測量血管腔徑及截面積,甚至可以辨認鈣化、纖維化和脂質池等病變的大小和程度,識別冠脈造影不能發(fā)現(xiàn)的早期動脈粥樣硬化病變,尤其對冠狀動脈造影顯示的臨界病變,IVUS可對其進行精確的定量分析?;谶@些信息,醫(yī)生可以更準確地選擇冠脈植入支架的尺寸、類型,以及確定最佳植入位置,大大降低手術風險。相比冠脈造影,IVUS技術能夠更加精確評估左主干病變、指導支架植入及術后優(yōu)化,改善患者預后,尤其對復雜且風險程度高的左主干介入更迫切需要高精準度的影像學檢查手段,從而保障PCI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在IVUS的引導下,手術團隊精準確認了盧大叔冠狀動脈病變的嚴重鈣化程度,隨后,采用切割球囊技術對鈣化斑塊進行有效預處理,增強病變部位的可擴張性,降低血管損傷。在支架植入后,再次使用IVUS進行探查,結果顯示支架膨脹完全,完美貼合血管壁,病變區(qū)域得到全面覆蓋。術后,盧大叔恢復良好,胸悶等癥狀明顯緩解,“終于可以出門遛彎兒,敞開吃飯了!”盧爺爺開心地說。
心血管內科目前能夠開展冠狀動脈造影術、冠狀動脈支架置入術、冠狀動脈藥物球囊擴張成形術、臨時起搏器置入術、IABP置入術、冠脈血流儲備分數(shù)測量術、冠狀動脈血管內超聲檢查術以及心律失常的射頻消融術、永久起博器置入術等。近年來,經(jīng)過心血管內科和導管室介入團隊的努力,挽救了很多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生命。IVUS技術的應用,對于左主干病變、鈣化病變、分叉病變、慢性閉塞病變等復雜冠脈病變均有很好的指導意義,將進一步提升醫(yī)院在心血管疾病精準化、個體化治療方面的水平,為冠心病患者帶來良好預后,心血管內科將不斷提升技術水平,用優(yōu)質、安全的診療技術造福更多患者。
供稿:心內二科 王凌雁